立即下载
农作物洪灾后补救改种技术措施
2020-06-15 22:12:58 字号:

受近两天的大暴雨影响,我区东南部降雨量24小时内超300毫米,致使王家坪、沅古坪等乡镇农作物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根据作物受害程度不同,提出如下农作物洪涝灾害后补救及改种措施。

一、水稻(稻田):当前,我区一季中稻正处在移栽后返青期至分蘖期。

(一)、暴雨过后,对被洪水淹过的稻田建议:

1.及时清洗叶片

田里的积水退去后,应及时清洗沾在叶片上的污泥、沙粒、死叶等残留物。在这些残留物清除之后,叶片才能恢复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时将秧苗扶正,促进恢复生长。

2.适时补充肥料

在积水退去3~4日、秧苗开始恢复生长后,每亩补施尿素7-15斤或农家肥等肥料,补充养分,促进植株早生快发。

3.注意查苗补缺

仔细观察被淹后稻田,对于死亡的一季稻植株及时拔除,重新移栽秧苗;如无多余秧苗可插,可采取疏密间苗的办法,即移栽田中密度较大的秧苗进行补充。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水稻秧苗遭遇淹涝后,植株受到损伤,因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水稻易滋生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害,需加强病虫害防治。

(二)、暴雨过后,对秧苗已被洪水冲走或被泥土泥砂淹默的田块建议:

1、重新筑好田埂,进行翻耕,施足底肥,选用中稻栽培生育期在125-130天左右的水稻品种,采用直播方式进行耕种。

2、如果田块受损严重,等积水消退后,及时进行整地,直接改种秋玉米、秋大豆等旱粮作物,如果有红薯苗,也可直接栽插红薯苗

二、玉 米

当前,我区春玉米大多进入拔节至小喇叭口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开始逐步转到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对于受灾倒伏的玉米,要采取分类管理,建议:

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扶直,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2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

3、对于茎折断严重或淹水超过48小时以上的,玉米苗是无法恢复生长,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直接改种秋玉米或秋大豆。

4、对于淹水24小时内的玉米,在水退后要及时清洗叶片,并适时补充肥料,在积水退去3天、叶片恢复吐水功能后,适当补施尿素或农家肥,补充养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除此之外,种植户还要加强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的防治。频繁降雨的天气,也有利于草地贪夜蛾迁飞危害,应特别加强防控。

三、蔬 菜

(一)、排水降渍

大雨过后要及时打开畦口,挖排水沟,将菜田内的积水排出;受淹菜地应尽快排除田间积水,腾空地面,减少淹渍时间,减轻受害程度。

(二)、分类管理

1、对受淹严重根系已死亡的白菜、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要及时清茬,整地重播或改种秋季蔬菜。

2、对受涝排水后仍能生长的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可适当通过剪除植株部分过密的枝叶,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适当追肥,早日恢复生长。

3、对瓜类蔬菜,可去除根基部黄叶和老叶,适当中耕、培土、压蔓,促进根系发育,恢复生长。

4、对豆类、叶菜类,可用清水及时冲洗叶片上的沙泥,并进行中耕及培土,预防因根部缺氧而引起生理沤根死亡。

天气晴朗后,松土培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浇清水换气,给根系补充氧气,增加根系的呼吸能力,促使新根早发。

(三)、及时追肥

排水后仍能生长的蔬菜,应及时喷洒肥效高的水溶性叶面肥,增加养分,冲洗叶面上的泥土,促使蔬菜生长;涝害后田间肥料流失多,雨停天晴,土壤稍干,中耕松土后,应及时补充氮、磷、钾优质水溶肥,快速补充养分。除了氮、磷、钾三要素外,还可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硼、锌等,以预防蔬菜出现相应的缺素症。

(四)、病害防治

暴雨过后,湿度过大,易滋生多种病害。注意防治茄果类蔬菜的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等,瓜类蔬菜的炭疽病、枯萎病、果实腐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天气转晴后迅速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若发现虫害应喷杀虫药,但严禁使用蔬菜禁用的农药。土传病害(疫病、青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等)以灌根防治为主。


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13日


来源:红网永定站

编辑:全校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