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微博这种互联网模式自2009年兴起以来,一路狂飙增长,成为广大网民的新宠。随着执政理念和舆论格局的改变,政民网络互动方式一新再新,政务微博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活跃在微博上,着实为群众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成为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推动社会服务的一个亮点。然而,由于一些政务微博更新缓慢,难以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一些网友称这些行为是“僵尸行为”,这样的政务微博也被称为“僵尸微博”。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要想使政务微博发挥出真正潜力,仍有待时日。
2011年12月12日,“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中国权威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微博发布《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报告显示,在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官员个人微博近9000个,总量是一年前的近3倍。这些仅仅是新浪一家的情况。
总体上看,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在今年二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年初增长了776.58%。该报告评估对象为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和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
在腾讯微博上,河南政府机构用户名区域排名全国第三。其中,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武警消防总队均已全系统集体开通微博。
样本
从《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影响力前十的政法机构微博来看,公安机构占到了8个。公安微博是各领域政务微博中发展较早、运营较成熟的行业微博。公安部门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获取线索、调查取证,发布案件进展信息,提高办案效率,已成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和网络协助办案的重要工具。
目前,省公安厅已把微博列入日常工作考核。全省公安系统微博也已经建成体系,18个省辖市公安局已经全部开通,108个县级公安局和民警的个人微博也在陆续开通中。截至3月21日,“平安中原”新浪微博的粉丝已超过177万。
另外,在“全国政法机关优秀微博”评选活动中,省法院“豫法阳光”微博获“微博问政倡导奖”。同时,在全国“十大法院网络影响力微博”中,省法院“豫法阳光”微博排名第一。
据了解,省法院腾讯微博于去年7月7日开通。在开通单个官方微博基础上,省法院还协调腾讯量身订制搭建了一个河南法院系统微博平台,与其他政务微博相比,这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构全系统微博平台。该平台不仅具备普通微博的发布、评论等功能,还开设了“网民建言区”、“督办回复区”和“网上调解室”等。网上调解室已多次开放,院长、庭长带头为网友答疑解惑。
这个平台还汇聚了所有河南法院系统的微博,网友可轻松查找并@他们。平台开设有“督办回复区”,网民意见和法院相应的处理措施都会在该区域公开。
记者翻看了省内部分政务微博发现,无论是从内容选择、语言风格还是互动形式上,大部分微博都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特点,有不少网友转发留言,他们认为“这种感觉很亲切”。
事例
不仅数量可观,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政务微博也起了很大作用。
去年9月27日12点半左右,一位网友发微博: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我拍下此照片时照片右边黑衣男子过来阻止我拍照并抢走手机还说要弄死我。不到一个小时,郑州市城管局微博就有了回复:谢谢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在此向您深表歉意!我们已通知高新区抓紧调查处理,并要求调查处理公开透明,给市民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刚过晚上8点,调查结果就已公布:高新区执法局对言语不当与拍照市民发生口角的协管员秦晨飞予以解聘开除处理;现场其他两名执法当事人停职检查;为引以为戒,将开展文明执法教育,规范执法言行。向您表示道歉,同时欢迎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执法工作予以监督。
这件事的回复速度和处理结果,让网友不禁感叹:“8个小时查明实情,直接开除野蛮执法的城管,赞一个!”
除此之外,曾为ZZIC(郑州市委市政府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揭牌的资深网友“大河寒江雪”也向记者讲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例:不久前,有人通过微博说国棉三厂被拆了,ZZIC的工作人员立马去现场并开会研究。又比如二七德化街着火,ZZIC立马发布微博时时播报。“城市管理局更不用说,哪里路不平,线杆倒了,线缆掉了,@一下,立马有人回复并派人解决。”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与基层百姓打交道较为密切的公安、交通等部门,效果尤为显著。
[编辑:陈方]
{Ky:PAGE}
问题
有专家指出,政务微博作为网络行政的新生事物,如果用得好,可以为老百姓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更能疏导部分社会怨气,是有效而又积极正面的维稳手段。但是,目前政务微博用得好的并不多,甚至有一部分政务微博要么常年不语,要么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根本起不到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作用,引起一些网友的反感,这与建立政务微博的初衷背道而驰。
“看到政府微博,我都会加关注,但是总是不见更新,他们总是很忙。”网友“博大精深”说。
一项网上调查数据显示,有73.71%的被调查者认为风靡各地的政务微博“只是赶时髦、走过场,属于作秀行为”。
对于这种现象,有专家认为,政务微博开辟了一条与民众沟通的新管道,也意味着直面民众选择和监督的巨大压力。网络,尤其是微博因其表达平台门槛较低、自由度较高、信息发布便捷,使得民众表达意见更为直接和容易情绪化。不排除个别网民情绪可能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再加上一些事件中“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导致真实民意被忽略,言辞激烈的“少数民意”被放大。另外一方面,政务微博这样的新事物都会有一个成长过程,鉴于一些客观因素,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周到”的地方。
“我们需要的不是政府网
站的微缩版。而是有人能够倾听民意,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网友“不相信奇迹”希望,一些政府机构开的微博,别成了政府网站的微缩版。
作为政务微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民众在调查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45.85%的被调查者希望“建立网络民意表达的‘制度性回应’,加强对民意的吸纳、回馈、说理制度”,42.82%的被调查者希望“制定有关的电子政务管理办法,遇到不作为行为进行有效问责,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还有11.69%的调查者则认为,“进行专人管理,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管理日常化、专门化”是管理政务微博的有效途径。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长陈红红向大会提交建议,希望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建设。陈红红认为,网民通过互联网反映问题、提供民间智慧。政府必须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察、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网络问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属地各部门负责各自问政栏目的管理和答复,党委政府两办督察室负责专项督察。并把“网络问政”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建立健全日常考核的“在线监督”制度、网上回复的警示通报制度、答复质量的答复回访制网民评价制等严密的长效工作机制。
“大河寒江雪”说,要解决政务微博的问题,除了加强指导和管理,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外,开设微博的党政机构和官员们也应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更重要的是,心态要摆正,要多办实事,才能得到大家认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大家认可了才算成功。微博不仅是政府倾听民意的新平台,帮“听众”和网友们解决问题,为民办实事才是其发展的关键。政务微博活起来、用起来、被重视起来,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桥梁,成为上传下达沟通交流的好的渠道,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办则办好的原则。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政务微博。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河南法制报)
[编辑:陈方]
来源:大河网
编辑:郑龙腾